双侧胸膜肥厚通常指胸膜因炎症、损伤等刺激后出现的增厚表现,可能是既往感染、结核、外伤等原因导致的胸膜修复性改变。其具体意义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感染性胸膜炎是双侧胸膜肥厚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胸膜腔后,可能引发渗出性炎症反应,炎症吸收过程中纤维蛋白沉积可导致胸膜增厚粘连。患者常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
结核性胸膜炎也可遗留胸膜肥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后,可能形成肉芽肿性病变,愈合过程中胸膜纤维化增厚。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若胸膜肥厚严重限制肺功能,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胸膜肥厚还可能由胸部外伤或手术史引起。胸腔内出血、异物刺激或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胸膜损伤,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肥厚。此类情况若未影响呼吸功能,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胸膜时,也可能出现胸膜增厚表现,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建议发现双侧胸膜肥厚者及时至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明确病因。若为陈旧性病变且无症状,通常定期随访即可;若存在活动性感染或影响肺功能,则需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手术等针对性治疗。日常需避免吸烟,注意保暖以防呼吸道感染加重胸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