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虫病是什么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血虫病一般指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传播,可对肝脏、肠道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其生命周期需要中间宿主钉螺的参与。当人体皮肤接触疫水时,尾蚴可快速穿透皮肤进入体内,随后在门静脉系统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卵后,虫卵可沉积在肝脏、肠道等组织,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并发症,儿童反复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预防血吸虫病需避免接触可能含有尾蚴的河水、湖水等水源,在流行地区应使用过滤或煮沸的饮用水。如接触疫水后出现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寄生虫病专科就诊。确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等抗血吸虫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粪便虫卵及肝功能指标。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活动时,建议穿着防护胶靴等装备,减少感染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