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肾脏替代治疗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患者需根据病情进展及个体差异,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日常需控制血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2500ml。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体重。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防止囊肿破裂出血。
2、药物治疗
托伐普坦片可通过拮抗血管加压素受体延缓囊肿增大,适用于快速进展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可控制高血压。发生尿路感染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敏感抗生素。
3、手术治疗
囊肿直径超过5cm且引发明显压迫症状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抽液术。对于多发性巨大囊肿,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能有效降低肾内压力,改善肾功能。
4、肾脏替代治疗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肾移植手术,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
5、并发症处理
囊肿出血时需绝对卧床,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反复尿路感染者需长期小剂量抗生素预防,如呋喃妥因肠溶片。并发肾结石时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及肾脏超声,监测囊肿变化。日常需严格戒烟,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腰痛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