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因素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性肺炎是儿童常见类型,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湿啰音。治疗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类药物,需完成规定疗程防止耐药。
2、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此类肺炎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可能快速进展为喘息、呼吸困难。临床上常用干扰素雾化吸入,重症需使用帕拉米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禁止擅自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3、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低热,胸片显示间质性改变。治疗首选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肠溶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对8岁以上儿童可选用多西环素片,但需严格遵循儿科剂量。
4、吸入性因素
婴幼儿吞咽协调能力差,呛奶或误吸异物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此类患儿可能出现呛咳、发绀等症状,需立即清理气道,必要时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并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5、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或营养不良儿童更易发生重症肺炎。除抗感染治疗外,需积极纠正基础疾病,必要时输注丙种球蛋白,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若患儿出现呼吸频率增快(>50次/分)、鼻翼煽动、胸骨上窝凹陷等表现,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室内湿度55%-60%,采用叩背排痰等物理疗法,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