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等。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红斑、油腻性鳞屑、瘙痒等,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或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脂溢性湿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马拉色菌在皮脂丰富的区域过度增殖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脂腺分泌亢进导致角质层脂质成分改变,进一步加重皮肤敏感性和脱屑。此外,遗传因素、精神压力、饮食不均衡或维生素B族缺乏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患者初期可能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痂皮或鳞屑,伴随轻度瘙痒,搔抓后易出现渗出、结痂,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炎、抗真菌等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