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肉作为一味中药,通常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止汗固脱、缓解头晕目眩、改善腰膝酸软等功效与作用。其药性平和,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1、补益肝肾
茱萸肉归肝、肾经,中医认为其能滋养肝肾精血。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可通过补益肝肾达到调理效果。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型疾病的辅助治疗。
2、固精缩尿
该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对于肾气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能帮助固摄肾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下焦气化功能相关,但需配合其他补肾药物使用。
3、止汗固脱
针对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异常出汗症状,茱萸肉可通过收敛固表发挥作用。对于大汗亡阳或气阴两伤引起的虚脱倾向,常与龙骨、牡蛎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固脱之效。
4、缓解头晕目眩
通过滋补肝肾精血,能改善因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对改善内耳微循环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5、改善腰膝酸软
肾主骨生髓,茱萸肉补肾填精的作用可缓解肾虚引起的腰膝无力。常与杜仲、牛膝等强筋骨药物配伍,用于中老年肾虚腰痛的治疗。
使用茱萸肉需注意其性温而涩,外感发热、湿热内蕴及阴虚火旺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配伍应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煎煮时需先去除果核,常规用量为6-12克,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