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通常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以及全身症状等内容,是医生综合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通过详细询问,中医师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1、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例如头痛、咳嗽、乏力等。中医师通过主诉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如外感或内伤、虚实寒热等,为后续辨证提供方向。
2、现病史
现病史指当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包括症状的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伴随表现等。例如外感发热患者是否伴有恶寒、出汗情况,治疗中是否使用过药物或疗法,这些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因病机。
3、既往史与生活史
既往史涉及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及过敏史,生活史包括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情绪状态等。如长期熬夜可能导致阴虚火旺,嗜食肥甘可能滋生湿热,这些因素与当前病症常存在关联。
4、家族史与全身症状
家族史主要了解亲属中是否有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全身症状则系统询问寒热、汗出、饮食、二便、睡眠等情况,例如盗汗可能提示阴虚,食欲不振可能与脾胃虚弱相关,这些细节有助于完善辨证依据。
就诊时应如实、详细地向医生描述自身情况,包括症状特点、生活习惯等。中医强调个体化诊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或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