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过程中可使用的血液制品通常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等。具体需根据患者失血情况、凝血功能及病情需要遵医嘱选择。
1、全血
全血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成分,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超过总血容量30%的休克患者,例如严重创伤或手术中大出血。由于全血保存期较短且成分复杂,目前临床更倾向成分输血。
2、红细胞悬液
通过离心去除血浆后制备,适用于改善贫血患者的携氧能力,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或手术备血。红细胞悬液需根据患者血型进行交叉配型,输注前需检查血袋是否漏液、混浊。
3、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成分,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肝病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输注前需在37℃水浴中快速融化,融化后需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
4、血小板
针对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如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小于20×10⁹/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况。血小板需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输注前需进行ABO血型配合性试验。
5、冷沉淀
由血浆提取的富含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的制品,适用于血友病A、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每袋冷沉淀需快速输注,输注过程中需监测过敏反应。
需注意所有血液制品使用前均需核查血型、交叉配血结果及有效期,输血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输血后需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