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阶标准通常根据血压测量值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2级和3级,具体分期需结合临床评估。血压水平的分级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1、正常血压
收缩压小于120mmHg且舒张压小于80mmHg。此阶段属于健康血压范围,血管压力正常,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低,但仍需保持规律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
2、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29mmHg和/或舒张压80-84mmHg。此时血压处于临界状态,可能伴随代谢异常或早期动脉硬化,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干预,预防进展为高血压。
3、高血压1级
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属于轻度高血压,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需启动生活方式调整,若伴随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
4、高血压2级
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此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风险显著增加,通常需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同时严格监测并发症。
5、高血压3级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属于重度高血压,常伴随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强化降压治疗,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建议日常使用合格血压计定期测量,选择早晨空腹、静息状态下测量更为准确。若多次测量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