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主要发生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常见于足部、踝部、手指、手腕、膝盖等部位。这些部位由于血液循环较差或局部温度较低,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反应。
1、第一跖趾关节
约50%的痛风患者首次发作出现在大脚趾根部关节。此处位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缓慢,且日常活动易受摩擦,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并刺激滑膜组织,导致突发性红肿热痛,疼痛常呈刀割样或跳痛。
2、踝关节和足背
负重活动较多的踝关节及足背小关节也是高发区域。此处关节间隙较窄,尿酸盐结晶容易嵌顿在软骨表面,尤其在运动后或长时间行走后,可能诱发急性炎症,出现局部皮肤发亮、皮温升高等典型表现。
3、手指关节和腕关节
手部小关节受累多见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尿酸盐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腕关节沉积,可能形成痛风结节,急性期会出现关节屈伸受限,伴有明显的压痛感。
4、膝关节
作为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膝关节腔内环境稳定,尿酸盐沉积后易引发广泛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积液、活动时骨摩擦音,严重时影响行走功能。
5、肘关节和耳廓
少数情况下,痛风石可能出现在肘部鹰嘴滑囊或耳廓软骨部位。这些区域的结缔组织较疏松,尿酸盐沉积后形成白色结节,伴随慢性疼痛和局部畸形。
痛风发作期间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饮酒。若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尿酸检测及关节超声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降尿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