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行为不必过度恐慌艾滋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共用餐具等行为通常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正确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1、日常接触

艾滋病病毒无法通过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因此与感染者进行拥抱、握手、共用办公用品等日常接触不具备传染性。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且无法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

2、共用餐具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水杯等行为不会导致感染。病毒在唾液中的含量极低,且胃酸能有效灭活病毒,因此无需担心此类接触。

3、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其口器残留血量极少,且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存活和复制。全球尚无因此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

预防艾滋病应重点关注高危性行为、血液暴露等传播途径,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是有效的防护措施。若发生可能暴露的行为,建议及时进行HIV检测,医疗机构可提供阻断药物和规范治疗。日常接触中应保持科学认知,避免对感染者产生歧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