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以及骨擦感或骨擦音等。具体表现因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疼痛
骨折后由于骨膜或周围软组织受到刺激,患者会感到明显疼痛,尤其在活动或触碰受伤部位时加剧。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例如粉碎性骨折可能比线性骨折更剧烈。
2、肿胀
骨折断端出血和软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通常在伤后2-3小时出现肿胀,可能伴随皮下淤血。开放性骨折可见皮肤破损及血液渗出,闭合性骨折则表现为局部皮肤紧绷发亮。
3、畸形
骨折端移位会导致肢体外观异常,可能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形。如桡骨远端骨折可见"银叉样"畸形,股骨颈骨折可能出现下肢外旋畸形。
4、活动受限
骨骼连续性中断使肢体失去支撑功能,主动活动能力丧失。患者常出现保护性肌痉挛,如锁骨骨折时患侧手臂无法抬举,下肢骨折无法负重行走。
5、骨擦感或骨擦音
移动伤肢时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会产生特殊感觉或声响,此体征需由专业医生检查确认,自行尝试可能加重损伤。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骨折情况。治疗期间需严格制动,避免过早活动影响愈合,定期复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者,需急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