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胃不和病根在哪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胃不和的发生通常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饮食不当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诱因对因调理或治疗。该证型多由情志不调、脾胃功能失调等引起,常见胁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1、肝气郁结

长期情绪不畅或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患者常表现为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尤其在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中医治疗常采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疏肝解郁,并配合太冲穴、期门穴针灸调理。

2、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不足或久病伤脾,导致运化失职,胃纳受阻。这类患者多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表现。临床上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茯苓等药食同源之物辅助调理。

3、饮食不当

长期过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会直接损伤胃腑,影响肝胃协调。暴饮暴食后易出现胃胀、反酸,严重时可发展成慢性胃炎。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进食时间,避免夜间加餐,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出现持续性上腹部不适或伴随呕逆、消瘦等症状时,建议到中医内科进行脉诊和舌诊。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思虑,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穴等调理方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