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通常指每分钟心跳次数,是评估心率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过高或过低可能与生理状态或疾病相关。
1、正常心率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多为60~100次/分钟,受年龄、体能等因素影响。长期运动人群因心肌收缩力增强,静息心率可低至50次/分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婴幼儿心率普遍高于成人,新生儿可达120~160次/分钟。
2、心动过速
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心脏传导异常有关。病理性心动过速常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房颤等心律失常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必要时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3、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与睡眠状态、药物作用或窦房结功能障碍相关。若伴随晕厥、乏力等供血不足表现,需排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日常可通过桡动脉或颈动脉触诊测量脉搏,智能手环等设备可辅助监测。若发现静息心率持续异常,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心血管专科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