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否致命通常与病情发展及是否及时治疗有关。多数乙肝患者若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1、病情稳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症状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脏超声,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替比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2、并发症风险
若乙肝未规范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癌晚期可能出现多器官转移,此时疾病风险显著增加。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安络化纤丸、肝复乐胶囊等药物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确诊乙肝后应避免饮酒、熬夜及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出现乏力、黄疸、腹胀等症状时需及时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