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管凹陷可能预示哪些疾病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血管凹陷可能与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淋巴水肿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若长期存在血管凹陷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因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壁损伤导致局部血流受阻,血管受压后出现凹陷。患者常伴随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需通过手术取栓。

2、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不畅,可能引起浅表静脉迂曲扩张,皮肤表面出现凹陷。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酸胀、乏力、色素沉着等症状。临床常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药物改善静脉张力,严重者需行射频消融术或激光闭合术。

3、淋巴水肿

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淋巴液积聚,局部组织肿胀压迫血管形成凹陷,常见于乳腺癌术后或丝虫感染患者。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增粗、皮肤增厚等症状。治疗时可进行手法淋巴引流,配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缓解水肿。

若发现不明原因的血管凹陷,建议尽早到血管外科就诊,完善下肢血管超声、静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但需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