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常见于青少年群体。
痤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油脂,当这些油脂与脱落的角质细胞混合后,容易堵塞毛囊口形成粉刺。毛囊内的厌氧环境促使丙酸痤疮杆菌过度增殖,细菌代谢产物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炎症破坏真皮组织而形成瘢痕。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非炎症性的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以及炎症性的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除多余油脂。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熬夜等可能加重激素紊乱的因素。切忌用手挤压皮损,以免加重炎症或遗留瘢痕。若出现大面积炎症性痤疮或瘢痕疙瘩,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或抗生素软膏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