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灸时需要注意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艾灸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体位、控制温度与时间、避开禁忌部位、保持环境通风等。正确的操作有助于提升效果,同时避免烫伤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下具体注意事项需引起重视:

1、选择合适的体位

艾灸前需根据施灸部位选择舒适且便于操作的体位,如坐位、卧位等。体位需保持稳定,避免在艾灸过程中随意移动,以免艾柱脱落导致烫伤。施灸时需充分暴露穴位,并确保穴位定位准确。

2、控制温度与时间

艾灸的温度需根据个人耐受度调整,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处穴位艾灸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老年人或皮肤敏感者应适当缩短时间。若出现灼痛感,需立即停止操作并用冷毛巾敷贴降温。

3、避开禁忌部位

颜面部、大血管处、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禁止艾灸。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以及高热、昏迷患者也不宜施灸。糖尿病患者、感觉障碍者因皮肤敏感度下降,需格外谨慎控制温度。

4、保持环境通风

艾灸时需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烟雾聚集引发呼吸道不适。施灸结束后需彻底熄灭艾条,防止复燃。结束后建议饮用温水,避免立即接触冷水或吹风。

艾灸后需注意局部保暖,4小时内不宜洗澡。若施灸后出现水疱、红肿或瘙痒加重,应及时就医处理。初次艾灸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调整艾灸频次和穴位选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