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间歇性断食是什么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断食是一种通过调整进食和禁食时间段的饮食模式。其核心在于规律性地限制热量摄入的时段,而非单纯减少总摄入量。

常见的间歇性断食方法包括16:8法(每日16小时禁食)、5:2法(每周两天低热量饮食)和隔日禁食法。这种饮食方式通过延长空腹时间,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细胞修复机制。在禁食期间,人体会逐步消耗肝糖原储备,约12小时后开始动员脂肪供能。部分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能辅助体重管理,改善血糖代谢指标。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医学界对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不同个体对断食的适应性差异较大。

实施间歇性断食需注意循序渐进,初次尝试者可从12小时禁食窗口开始适应。特殊人群如孕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及有进食障碍病史者应避免采用。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并配合营养密度高的饮食结构,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充足。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模式并咨询专业医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