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喜伤心”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理论中的“喜伤心”是指过度的喜悦情绪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概念源于中医七情致病理论,强调情绪与脏腑功能的密切关联。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喜悦属于良性情绪刺激,有助于气血调达。但当喜乐过度超过人体承受范围时,会引发心气耗散的病理变化。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过喜易致心神失守,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症状。《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喜则气缓”,指过度欢喜会使心气弛缓,不能正常收摄。临床上常见因突获喜讯导致心悸怔忡的案例,即属于“喜伤心”的典型表现。长期的情绪亢奋还可能损耗心阴,出现盗汗、舌红少苔等阴虚证候。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遇喜事不宜过度激动。可通过练习八段锦、静坐等方式收敛心神。若出现持续的心慌、健忘等症状,建议寻求中医辨证调理,常用的安神药材包括酸枣仁、柏子仁等,具体用药需经专业医师指导。针灸治疗常选取内关、神门等穴位以宁心安神。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