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与杏仁在中药鉴定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来源、外观特征、药效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两者虽然均为常用中药,但需根据具体需求区分使用。
1、来源不同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而杏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杏、山杏等的干燥成熟种子。两者虽同科,但不同属种,植物基源存在差异。
2、外观特征不同
桃仁呈扁平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而中部膨大,种皮薄且具纵向纹理。杏仁多呈扁平心形,顶端略尖,基部钝圆,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纹,种皮较厚且具网状沟纹。气味方面,桃仁气微而味微苦,杏仁具特异香气且味苦。
3、药效作用不同
桃仁性平,归心、肝、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血瘀证。杏仁性微温,归肺、大肠经,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主要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两者虽均有润肠作用,但归经和主治病证差异显著。
4、临床应用不同
桃仁多配伍红花、当归等用于妇科瘀血证,或与大黄、芒硝配伍治疗肠痈。杏仁常与麻黄、甘草配伍治疗风寒咳嗽,或与火麻仁、当归同用改善便秘。两者在复方中的配伍规律和适应病症有明显区别。
建议在使用时仔细鉴别药材性状,结合具体病症辨证用药。因两者均有小毒,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特别是苦杏仁需经过炮制减毒后使用,避免自行误用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