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中毒后的正确处理措施包括清除毒物、皮肤处理、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重症监护等,需根据中毒程度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斑蝥体内含有的斑蝥素具有强烈毒性,接触后可能引发皮肤灼伤,误服可导致消化道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
1、清除毒物
皮肤接触者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若误服中毒应在2小时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随后服用硫酸镁导泻剂促进毒物排出。口腔黏膜灼伤者可用4%硼酸洗液漱口。
2、皮肤处理
局部红肿处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溃烂创面需用3%硼酸洗液消毒后外涂红霉素软膏。出现水疱时应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引流,覆盖无菌纱布预防感染。
3、药物治疗
中毒早期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抑制炎症反应,配合口服泼尼松片减轻组织水肿。合并感染者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皮肤瘙痒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
4、对症支持治疗
剧烈腹痛者可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消化道出血需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出现血红蛋白尿时需碱化尿液,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维持尿pH值在7.5-8.0。
5、重症监护治疗
对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毒性心肌损伤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必要时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
斑蝥中毒属于急危重症,自行处理可能延误病情。接触后应立即脱离毒源,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同时尽快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心电图及电解质水平,中毒后72小时内为危险期,需保持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