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罐的好处与副作用如何权衡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罐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缓解身体疲劳等好处,但也可能因操作不当或体质因素引起皮肤损伤、淤血加重、感染等副作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

1、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时产生的负压和温热刺激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肌肉僵硬和代谢产物堆积。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或慢性劳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2、缓解肌肉疼痛

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可放松深层肌肉组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临床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疾病,但需注意单次留罐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避免过度刺激。

3、缓解身体疲劳

拔罐能促进乳酸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于长期久坐或运动后产生的肌肉酸痛具有改善作用。但体质虚弱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需控制治疗频率。

4、皮肤损伤风险

负压吸引可能导致表皮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水疱或皮下瘀斑。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损者及凝血功能障碍人群需禁用,治疗后出现持续性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

5、淤血加重可能

过度拔罐或频繁在同一部位操作可能加重局部淤血,特别是存在静脉曲张或血管脆性增加的患者,可能诱发皮下出血,需严格控制拔罐力度和治疗间隔时间。

6、感染风险

不规范的操作消毒或皮肤破损后未正确处理,可能引起毛囊炎或皮肤感染。治疗后24小时内应避免沾水,若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需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

进行拔罐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前后需观察皮肤反应,凝血异常、孕妇、高热患者及皮肤过敏者应慎用。治疗后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立即终止操作并咨询医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