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蚊媒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当人体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可经血液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1.蚊媒传播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当蚊虫叮咬已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后,病毒会在蚊体内增殖,再通过叮咬健康人群传播。此类蚊虫多在白天活动,常见于积水容器周围。
2.母婴传播
若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屏障传染给胎儿。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症状,需在新生儿科进行隔离治疗。
3.血液传播
输入被登革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或进行器官移植时,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此外,医护人员接触感染者血液时若发生针刺伤,也存在感染风险。
预防登革热需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及时清理居住环境的积水容器。若出现突发高热、肌肉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避免擅自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