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发作频率、伴随症状、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以及平衡能力等来自测严重程度。若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1、发作频率
轻度眩晕可能偶尔发作且恢复较快,若每月发作超过3次或每次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提示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等较严重的情况。记录眩晕日记有助于统计发作规律,建议记录具体日期、持续时间和活动状态。
2、伴随症状
单纯头晕可能较轻,若伴随旋转感、恶心呕吐、耳鸣耳闷,可能与梅尼埃病相关;出现复视、吞咽困难或剧烈头痛时,需警惕后循环缺血等中枢性疾病。特别要注意是否出现单侧听力下降或面部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
3、持续时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梅尼埃病发作常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前庭神经炎可能持续数天。若眩晕持续超过72小时且无法缓解,可能涉及小脑或脑干病变,需尽快进行头颅MRI检查。
4、诱发因素
快速转头、起床过猛诱发的眩晕多与耳石症相关,在安静状态下突然发作可能与前庭性偏头痛有关,情绪紧张诱发的眩晕需排除焦虑相关性疾病。乘坐交通工具时加重的眩晕需鉴别前庭功能障碍类型。
5、平衡能力
可通过闭目站立试验初步评估,双足并拢闭眼坚持不足10秒提示平衡功能受损。行走测试时出现偏斜或需扶持墙壁,说明前庭代偿功能较差。改良Romberg试验阳性者发生跌倒风险较高。
眩晕患者应避免登高、驾驶等危险活动,发作时选择安全体位。建议完善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评估及Dix-Hallpike变位试验,必要时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盐分摄入,保持规律作息,眩晕急性期可按医嘱使用异丙嗪、倍他司汀等前庭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