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会遗传给下一代。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患病,子女的患病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但环境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
1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与家族史相关。若父亲患病,子女患病风险约为3%-5%;若母亲患病且生育年龄小于25岁,子女患病风险约为1%-3%。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患病风险可能上升至20%-30%。这些概率仍显著低于显性遗传病的风险,说明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环境因素可能触发遗传易感性。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破坏胰岛β细胞;早期接触牛奶蛋白或缺乏维生素D等饮食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此外,寒冷气候地区发病率较高,提示地理环境与疾病发生存在关联。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儿童期可筛查胰岛自身抗体。日常生活中需均衡饮食,避免接触已知病毒感染源。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