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心肌缺血通常可以通过症状特点、检查方法以及诱因等方面进行辨别,但具体诊断需结合医学检查。心绞痛多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而心肌缺血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测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1、症状特点
心绞痛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肌缺血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并无明显不适,仅在检查时发现异常。
2、检查方法
心电图是常用手段,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能显示持续性ST-T改变。心肌酶谱检测如肌钙蛋白在心肌缺血持续导致心肌梗死时会升高,而单纯心绞痛通常无显著变化。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两者均可存在冠脉病变。
3、诱因差异
心绞痛常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缓解。心肌缺血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包括静息状态,尤其多见于晨起或寒冷刺激时,与冠状动脉痉挛或慢性供血不足相关。
若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坐下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未缓解或持续超过20分钟时需警惕心肌梗死,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确诊需依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冠脉CT等检查,患者不可自行判断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