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锡壶饮酒可能引起铅中毒。锡壶在制作过程中常含有铅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铅元素逐渐溶入酒中,尤其是当酒类含有酸性物质时,铅的析出量可能增加,从而引发中毒。
铅中毒的发生与锡壶中铅含量过高有关。铅是一种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会蓄积在骨骼、肝脏等组织中。当长期饮用含铅的酒时,铅会抑制血红素合成酶活性,导致贫血,并可能引起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甚至周围神经病变。
锡壶的使用方式也会影响铅析出程度。若酒类长时间存放在锡壶中,或酒精度数较高、pH值偏低(如米酒、黄酒),铅的溶出速度会显著加快。此外,锡壶表面的磨损或腐蚀可能进一步增加铅的释放量。
若出现疑似铅中毒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锡壶并就医检查血铅浓度。日常生活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容器盛装酒类,避免使用不明材质的传统器皿。确诊铅中毒后需遵医嘱进行驱铅治疗,并定期监测血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