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流鼻血可能与鼻腔黏膜受损、频繁擤鼻涕或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明确诱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若症状反复需尽早就医。
1、鼻腔黏膜受损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鼻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若同时存在空气干燥或用力抠鼻等行为,易导致脆弱的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喷剂湿润鼻腔,或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2、频繁擤鼻涕
感冒患者反复用力擤鼻时,鼻腔内压力骤增可能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建议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动作轻柔。若出血量少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配合冷敷鼻根部促进血管收缩。
3、合并其他疾病
感冒可能诱发原有鼻炎发作,或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血液系统疾病共同导致出血。此类患者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性鼻炎。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揉搓鼻部。若鼻出血持续10分钟以上无法止血,或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反复出血者建议完善鼻内镜等检查排除鼻腔肿瘤等器质性疾病。